「逸格的转换」群展为第十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
重点活动之一
前言
策展人/王萌、李思娴
“传统文化的流行趋势”在21世纪已然成为一个正在发生的艺术现象。正像许多艺术史上曾经发生的有趣案例,事物的发展逻辑有时充满了内在矛盾的张力,超乎常理但异常具有生命力。巴洛克艺术(Baroque)最早被视为“形状怪异的珍珠”,但后来转换为动人心魄的豪华气派和难以抵挡的戏剧氛围。中国文化的元素也曾在18世纪洛可可艺术(Rococo)遍及欧洲的进程中展示出“中国风”的流行能量和东方魅力。然而在此刻的语境中,一切艺术和美学的底层逻辑发生了质的转换,中国文化和传统艺术中的真正内核开始显现为一种“自觉”,一股来自“国潮动力”的发生机制正在聚集为新的能量。
这是一个世界秩序重新组合的时代,一切都显现为“进程性”的不确定和发生性,原有20世纪所奠定的稳定秩序正在失序,马歇尔∙伯曼所论述的“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的继续体验正在不断发生。融化的图景及其辩证法向我们揭示了如何面对此刻的方法,在新的语境确立之前,一切事物都必须经历转换的创造,这注定是一个新事物再次发生的时代。
在“2020”以来的艺术世界中,“流行因素”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展现出不可阻挡的趋势,其“国潮动力”演绎为一项视觉文化的方案。在“跨矛盾”的底层逻辑复杂变换中,表层形式上体现为轻松、愉悦和舒适的延展,艺术家的创作动力正在触及和逼近传统文化的内核,在“他文化”和“我文化”的关系上转换为自觉性地开发传统文化中的“流行因素”。
“逸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十分丰富的含义,“逸”是精神得到解放和升进的从容与自然,它的品性注定会被敏锐的潮艺术创作者所关注,富有灵感地从中提炼和转换为流动美学中的新元素。例如我们在蒋宛霖的作品中看到具有流行含义的“牛仔裤”如何转换为逸品境界的山水图像;在彭博的画面中看到传统的云纹如何与散点透视的星球视像产生奇妙而富有想象力的组合;在张弱的雕塑中看到顽皮的各类小动物平衡的四爪与家居板凳四腿优雅接触的逸态表达;在南方的作品中看到城市街头流行的运动滑板如何与有意味的传统符号产生个性化的语义转换;在王瑞林的雕塑中看到线条流畅、平静安逸的鲸鱼身上仙山半露,用生命承载自然和梦想的思与神合;在訾鹏的绘画中看到玉质的通透视觉中蕴含充满活力的传统元素与潮艺术潜力。艺术家的创作诠释了“逸格的转换”正在释放的流行趋势。正如我们无法界定事物生成的最终结果,这个世界的魅力就在此处,传统文化在今天亦可成为流行文化的“快乐天堂”,如果有人在其中看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坚信你的感觉和判断,把它带回家!
策展人 / 王萌 李思娴 Curator / Wang Meng Li Sixian
出品人 / 鲍 禹 Producer / Brenda
策划 / 韩嘉成 温懂华 Planner / Hale Andy
开幕式直击
opening ceremony
今天非常高兴有很多朋友到这里来,这场展览是李思娴老师和我一起来联合策划的,我觉得它和我平时策的展览有不同之处,这在于它是一个聚焦于潮文化、潮艺术的展览。这其也是我在之前特别关注的方向,特别是在2020年后,潮艺术在中国特别活跃。但是从学术意义上怎么来策划一个潮艺术的展览,也是一个具有实验意义的方向。所以很高兴能为南方老师、蒋宛霖老师、还有远在柏林的张弱老师,以及没法来到现场的各位艺术家来策划这次的展览。展览主题“逸格的转换“,从学术内容方面我想来为大家做一个介绍,“逸”的概念在中国古代美学当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含义,我在前言中,也把逸的文化史,做了简短的梳理,一个简单的解读性总结,就是逸品,它是精神得到解放和升境之后,形成的一种从容或者是自然的一种状态,那这样的一种逸品,它一定会得到当代的潮艺术或者潮文化创作者的关注,而且它一定可以转换成今天带有流动性的一种美学因素。
我自己对潮艺术产生兴趣是从2020年,在墨尔本看到KAWS的个展,那次的主题叫做“孤独时代的陪伴”,我第一次比较系统的了解了这类潮艺术的艺术家。回到我们国内,2020年以来,“潮”这个方向也已经发展了两年而且特别蓬勃。从一个文化史的角度来讲,我们正处于早期的发生状态。共同艺术中心很敏锐的完成了很多这个方向的展览也和很多好的艺术家进行了合作。我特希望借助这个展览能跟艺术家交流,也希望我们每个艺术家都能够在中国古代美学跟当代潮文化的关系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美学重点。
就像KAWS给我们的启示,潮艺术它可以是永恒的现象,但是每一个艺术可能都需要一段时间来建立自己的创作体系。如果我们每一个艺术家都能拥有完整的体系,那我们中国“国潮”的概念,我想可以给收藏界,和创作者们带来时代的重要启发。期待“潮”的概念在中国可以有好的发展方向。非常希望今天有机会能够和南方老师,蒋宛霖老师还有四位线上互动过的艺术家在日后有长期的联系,能够在这个方向上为大家贡献更好的潮艺术、潮文化的新的当代艺术内容,谢谢大家。
本次展览以“逸格的转换”为题,逸格是贯穿中国书画界千年的品评标准之一。在“神妙能逸”四品中被视为超脱,超俗的象征,有不拘一格的特点。本次展览主题是关注缠绕于东方美学为元的图像和文化符号,不同艺术家在不同媒介的作品中将传统文化进行了当代的转换,重新书写了传统文化的流行趋势。
大家好我是艺术家南方,很开心这次能来参加共同艺术中心的展览。鲍禹去到我的工作室,从中选择了我最近创作的滑板系列,我个人是将传统艺术跟版画艺术做了结合,呈现出的就是现在作品的样貌。所以今天非常希望能和大家多多交流,我一直都在现场,谢谢大家……
大家好,我是蒋宛霖。今天非常荣幸参加由王萌老师,李思娴老师两位老师策展的「逸格的转换」,这一次来到共同艺术中心我非常兴奋,我们有合作四年之久,我这次带来的作品也是我的经典之作:牛仔裤山水。很多朋友看到这种作品风格,都会问我为什么选择使用牛仔裤这种材质来进行艺术创作,这其实和我的个人经历和学习经历相关。我的本、硕都是研究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在求学的过程中去了国外学习,我对当代艺术的理解是在行走的过程当中完成的。这些年我一直有一个思考,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物件,在完成使用价值后,都是垃圾吗?作为艺术家的思考,我想把这些旧物件转变成为有价值的东西,我觉得它们只是被错放了的资源。所以我选择了牛仔这个媒介,曾经冰冷高雅的文人山水画因为它有了现代人的体温和烟火味。未来我的创作也是致力于环保和消费的议题,用世界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一种新的美学,希望之后有更多精彩的作品呈现给大家。也祝福共同艺术中未来可以越来越好。
很开心有这么多的嘉宾来参加我们开幕式,我们画廊属于这个行业里面比较年轻的团体,我们关注的点也自始至终在传统文化的当代转换上。本次展览,我们选择了六位艺术家,只有两位艺术家到达了现场,因为有远在德国的艺术家,也有在不同城市因为疫情原因无法来到现场的艺术家,但是这并没有阻止我们相互间的交流。
我们看到现在艺术家的面貌,最直观的感受都是比较偏向流行文化的,不论是他们画面颜色,还是艺术形式,或多或少都传达给人一种这样的概念。所以我们画廊如何选择艺术家这个方面,是非常慎重斟酌的,并不是只顾追求流行文化,而是比较关注包含在其中的中国传统美学形式。正如同本次的这些艺术家他们的内涵有这种民间技艺,和很值得推崇传统美学形式,也有自已一种运用手法和语言。所以我希望这次大家在看到艺术品表面的同时,也可以去了解到艺术家创作过程和他们的独特思考。
展览现场直击
到场嘉宾合照
蒋宛霖关注自己个人的经历和记忆与整个大时代的关系,她所坚持表达和挖掘的,也是一种真实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扎实的中国画系统学习,西语媒材东方精神的诗意化突破了艺术与生活的边界,实验性的创新具有了鲜活性。
南方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符号,通过潮流语言的转换,重新生长出具有自己审美特质的新形象。
并整合潮流与传统两种文化中,相互抵抗又互相无关的标志信息元素,转换出互为挪用与参照的复合逻辑,
彭博在画面中也一直在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构建自己的虚拟世界
用水墨这种古老的绘画语言呈现出来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大爆炸式的发展,我们将打开通往太空和宇宙的“大门”,与宇宙中其他“文明”产生联系。可预见的未来,虚拟和现实的随意转换。
王瑞林醉心于如何在作品中展示并控制能量他有时将能量隐藏在平静的外表下。似和风的海面,暗流涌动却不动声色。
作品方舟便是一例。平静安逸,仙山半露,鲸鱼平直舒展。用生命对自然的承载形式加上铸铜的材质,描绘出一份恒常稳定的气氛。
张弱的雕塑中,各类顽皮的小动物姿态各异的用四爪优雅的平衡在家居板凳上。
像童话寓言里的感觉,作品的表现形态可爱而又凝练,传达出生物的灵性以及多样性的内容。
訾鹏的作品像是气球与玉石的融合。廉价的儿时玩具与奢侈的宝石碰撞出了差异性的表现。訾鹏从新的视角下展现了现代视角的经典作品。
宋朝朱绍宗的《菊丛飞蝶图》和崔白的《芦花羲爱图》以及《千里江山图》就是映照在玉石表面的纹路。
艺术家以作品承载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精神。
本次展览精选六位艺术家,近50件代表性作品。
展览作品
蒋宛霖作品:
《松间之径》| 97x129cm | 综合材料 | 2020-2022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82x132cm | 综合材料 | 2022
《织景浅渡–溪山清远图》| 106x230cm | 综合材料 | 2022
《隔江山色》| 综合材料| 120x120cm | 2022
《物欲山水-静深秋晓图》| 82xx102cm | 综合材料 | 2020-2022
《物欲山水系列八》|综合材料直径|100cm | 2022
南方作品:
《龙行天下》|80cmX20cmX2cm(对)| 高温白瓷·手绘矾红 描金 | 2021-2022
《我是一个疯狂的小孩儿》| 58cm X16cm x2cm x5 | 定窑白瓷·手工剔刻
彭博作品:
《造梦者》| 98*180CM | 纸本水墨 | 2021
王瑞林作品:
訾鹏作品:
张弱作品: